我院熊静远团队在食品领域权威期刊Trends Food Sci. Tech.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0 14:36

近日,我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中心熊静远团队在食品领域权威期刊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IF: 16.002,中科院1区Top,CiteScore食品科学排名第2,川大B级)在线发表了题为“Dietary factors 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 umbrella review”的循证医学研究论文,利用伞形评价的方法对现有前瞻性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进行了全面的质量评估,全面揭示了27种膳食摄入与妊娠糖尿病风险的关系,并创新开展了全球不同地区和不同肉类的亚组分析,为更准确、更全面的防控妊娠糖尿病提供了最新、最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马国琛,熊静远博士为论文的独立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为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

妊娠期糖尿病(GDM)被定义为在怀孕前葡萄糖代谢正常的女性中怀孕期间首次发现的葡萄糖不耐受,是孕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全球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2021年上升到16.7%,造成了广泛的公共卫生影响。饮食是GDM的重要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前期系统综述表明,坚持保护性饮食模式可以降低GDM风险,而一些有害膳食模式与GDM风险增加23%-63%有关,然而,这些证据的确定性很低。先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坚持西方饮食模式、高糖、高脂肪、高红肉等的孕妇患GDM的风险增加,而以大量摄入豆类、坚果、水果、全谷物和精制谷物为特征的谨慎饮食与GDM风险没有显著关联。尽管有许多研究报道了饮食与GDM之间的关系,但结果缺乏一致性,证据的确定性也没有明确。

团队纳入14类27个饮食因素,发现了GDM风险增加的三个中等确定性证据:土豆摄入量增加80 g/d,胆固醇摄入量增加100 mg/d,血红素铁摄入量增加1.0 mg/d;GDM风险降低的三个中等确定性证据: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补充肌醇、维生素D>601 IU/D、益生菌摄入量>5×109菌落形成单位。在特定地区的分析中发现,西方饮食模式和动物肉消费与西方国家的高GDM风险相关,而维生素D补充剂>601 IU/D与东方国家的低GDM风险有关。在肉类类型分析中发现,食用红肉和加工红肉与高GDM风险相关,而食用家禽和鱼类则不然。尽管目前尚没有足够的高确定性证据来明确膳食与GDM风险的相关性,但这项研究可为怀孕前或怀孕期间的育龄妇女提供循证指导。

团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卫生检验与检疫系裴晓方教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夏莹教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姜侠研究员、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姚于勤研究员等专家的支持。


导师介绍:

熊静远,美国Auburn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SCI收录期刊《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和《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审稿编辑(Review Editor)。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和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方向为通过人类遗传学数据挖掘/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动物细胞和分子实验/营养与环境毒理、肠道菌群分析和靶向干预/食品与药理药剂,聚焦膳食和环境因素,开展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认知及心理疾病、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的基础和转化研究。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其中,8篇中科院1区Top期刊,4篇影响因子大于10,3篇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2篇为2018年ESI扩展版高被引论文。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4224423001826


Copyright 2017 - 2018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大学) 电话:028-85502306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16号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科教楼